三牙轮钻头,牙轮钻头,pdc钻头,钻头,空心钻头,钻杆
全国咨询热线166-5176-2603
复合片PDC钻头技术探讨-技术文章-龙岩钻头-龙岩三牙轮钻头-龙岩pdc钻头-龙岩空心钻头-龙岩牙轮钻头

技术文章

复合片PDC钻头技术探讨
发布时间:2018-08-03 15:40:42浏览次数:2162

复合片PDC钻头技术探讨

 

1.应准确记录钻时,及时测定迟到时间
    钻时是地层可钻性的最直接的反映。传统概念上,正常的砂泥岩剖面使用牙轮钻头应该是砂岩可钻性好,泥岩可钻性差,但使用PDC钻头则不尽然。不同的坳陷或不同的油田、区块及地层的砂泥岩钻时各具特征。总体上讲,西部新疆、陕北地区使用PDC钻头时,钻时基本上能够正确反映地层的砂泥岩变化。例如,在准噶尔盆地腹部的中央坳陷带、鄯善油田等地区,侏罗纪地层是主要目的层,无论使用牙轮钻头或PDC钻头,砂泥岩钻时变化均较明显。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区内目的地层沉积较古老,泥岩埋藏深,压实性较好;砂岩大部分成分为石英、长石,呈次圆状—圆状,分选好,泥质胶结,疏松—较疏松。而江苏油田由于主要目的层段为下第三系沉积,时代较新,泥岩压实不够。相对而言泥岩可钻性较好,造成使用PDC钻头的钻时与砂岩没有明显差异,地层因为砂岩是灰质胶结,造成钻时反而比泥岩可钻性差的现象。
所以,钻时只能在区分地层岩性时作为重要参考,而不能**依靠钻时区分地层岩性。而至于采用30~50cm微钻时区分岩性的观点,笔者觉得不太实用。
岩屑迟到时间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岩屑剖面与测井深度的系统误差,决定着岩屑剖面的合理归位。因此,在使用PDC钻头钻进过程中,要经常实测迟到时间(50m/1次),采用接近钻屑密度、颜色与钻屑反差较大的实物进行迟到时间的测定,以保证捞样时间的准确性。